昆明翠湖片区整治提升 先生坡等将率先恢复历史风貌
呈贡区大冲村 2017-03-21 15:57:22 作者:cgqdcc 来源:

翠湖周边历史遗迹遍布,但不少都渐渐被人们遗忘,很多市民发出疑问:现在的翠湖,除了冬天喂喂海鸥、平时跳跳广场舞,究竟还有什么能够留得住人的玩场呢?半个月前,《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激起了人们参与城市建设、翠湖改造的讨论热情。近两天召开的昆明市两会上,分组讨论中,“翠湖”也成为了一个热词。

市民专家谈

打造步行街 发掘历史故事

半个月前,本报第一时间对《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报道过后,不少市民都联系记者,提出自己对于翠湖周边提升改造的观点和建议。

秦先生从小就生活在翠湖周边,听老人说了很多这里的老故事,“但这些故事我的女儿就几乎不知道,路过石屏会馆她可能以为只是一个饭馆,路过九龙池可能永远认不得这里原来的泉眼是一直出水的。”秦先生建议,应该把隐藏在翠湖周边的这些历史文化点像北京的老胡同一样,明确写清楚走到哪里、有什么故事,然后片区内设置路标,方便市民和游客探寻。

“我认为不要太复杂的想法,直接把翠湖周边全部打造成青石板的步行街。”徐小姐说,她很喜欢旅行,非常喜欢杭州,杭州西湖边就完全不能行车,没有汽车嘈杂的声音才更能体会这个片区的美。

恢复北门书屋等老字号店铺

“翠湖应该算是昆明的文化中心,围绕翠湖周边,原来有很多历史遗迹,可以逐步进行恢复。”昆明文史专家詹霖提出,翠湖周边有很多名人故居,建议通过建小型博物馆的方式对外开放,可以通过经营纪念品等方式维持运营。譬如,袁嘉谷的故居可以开放供游客参观,可以将他当时的考卷复制品、书法作品制作成字帖出售,以补贴运营。

此外,翠湖周边有很多有纪念意义的老字号店铺,詹霖提出,早在民国初期,昆明第一家电影院、照相馆水月轩在翠湖畔开始营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月轩已被拆除。早期翠湖周边的北门街还有一个著名的书店北门书屋,现在已经变成了饭店。建议恢复这些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店铺,可以作经营用途,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历史韵味。

代表委员说

清理低端业态 改造“两巷一街”

昆明市人大代表、五华区区长陈伟表示,目前翠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计划已经通过了省里的审批,将主要把整治、保护、提升相结合来进行,下个月开始清理翠湖公园内部的低端商业业态,比如炸臭豆腐、炸虾等油烟大、可能会污染环境的店铺,缩减低端商业规模,同步统筹研究实施商业业态提升。

据陈伟介绍,一部分不符合规划的建筑将拆除,比如翠湖北片区有一些较高的建筑阻挡了云大山与翠湖相连通的空中视廊,昆明市文体局等建筑已经完成了拆除,下一步包括现在的省文联老办公楼等也将拆除,统一进行公益性绿化改造。另外,一些像卢汉公馆、赵公祠这样的历史保护建筑也将统一打造。

陈伟说,目前历史建筑的统一打造需要等待移交权限,恢复一段洗马河曾经的景象也还需要省图书馆、科技馆的支持和配合。

对于具体落实,陈伟说,五华区目前已经确定对“两巷一街”进行改造,下一步,先生坡、沈官坡和景虹街将率先进行恢复历史风貌的提升工程,重现这些巷道当年的模样,市民和游客能便捷地找到翠湖边的老故事。

另外,陈伟还透露,针对翠湖环线的交通提升改造,目前还处于专家论证阶段,其中有专家提出可以先进行分时分段禁车,例如晚上8点后化身为夜跑、散步的地方,凌晨后和白天的时间段又恢复行车。

市政协文史委在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翠湖历史文化片区应尽快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对周边现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部设施的适度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应有的便利,实现翠湖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群众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